黄渤又遇外星人,终于来了部喜剧
2022-07-15 12:43 mtime时光网 电影时光编辑部 | 隐饮
用电影治愈生活。
今年的暑期档,终于开始有点热闹的模样了。
《人生大事》以「哭」作为开场,但大家还在等一部足够强大的国产片,点燃那份走进影院的热情。
没错,就缺一部以「笑」为主,老少皆宜的合家欢喜剧片。
《外太空的莫扎特》
黄渤+范伟+荣梓杉,构成了喜感十足的祖孙三人组。
从“唐探”宇宙中抽身的陈思诚导演,开启了他的“外太空三部曲”首部作品。他执导电影的累计票房,也即将突破120亿元。
这次陈思诚把镜头对准真人+CG萌物的故事,搭配呆萌可爱的外星人莫扎特,会碰撞出怎样奇妙的火花?
当少年遇到天外来客
《外太空的莫扎特》的故事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反抗父亲的少年,与外星人展开的一场奇遇冒险。
霸道蛮横的父亲任大望(黄渤 饰),一心想把儿子任小天(荣梓杉 饰),培养成像郎朗一样的钢琴家。
任小天向往的是星辰大海,心怀天文梦的他却屡屡被父亲泼冷水。
任大望年轻时有满满的摇滚情怀,而在范伟饰演的任小天爷爷眼中,这只能是“不务正业”和“鬼哭狼嚎”。
败给现实的任大望,将自己的音乐梦全部寄托在了任小天身上。
直到外星人莫扎特从天而降,它开始帮助小天,和爸爸斗智斗勇。
作为全片最抢镜的主角,“莫扎特”的形象和大家想象中的外星人不太一样。
猛一看它像个熊猫,圆滚滚、二头身、粗眉毛,憨态可掬中又隐藏着一份坏坏的小心思。
用任大望的话来说,“你这个娃娃戾气很重啊。”
这位天外来客来自遥远的阿尔法18星球,拥有超能力傍身,它不仅能弹奏出美妙的乐曲,还能利用声音能量操控物体形变。
莫扎特的黑白配色,来源于钢琴琴键,它头上的一撮黄毛,代表着音符的尾巴。
钢琴和音乐,正是莫扎特和任小天友谊桥梁的开端。
有人说莫扎特有点丑萌丑萌的?先别着急下定论,可能看完全片就顺眼了。
说起这部片的喜剧效果,就不得不提“全员喜剧人”阵容。
黄渤在喜剧片领域深耕多年,搞笑功力自不必说。范伟随手抖个包袱,再配上他无辜又认真的表情,就把观众拿捏住了。
荣梓杉虽然年纪尚小,但在热门网剧《隐秘的角落》里,他已经展现出了超乎年龄的演技,这次演中学生,也是本色出演。
还有姚晨、许君聪、于洋组成的笨贼三人组,再加上贾冰饰演的“严肃不过3秒”的老师,这些配角戏份虽然不多,但足够抢眼。
片中还有个小彩蛋:在父子俩的日常相处中,钢琴家郎朗曾无数次被父亲提起,成为“第二个郎朗”,正是父亲为小天制定的小目标。
作为客串嘉宾的郎朗,也将在电影中惊喜亮相。
类型创新+CG萌物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外太空的莫扎特》是一部“并不太像陈思诚”的电影。
“家庭题材”和“奇幻元素”,这两个关键词在他的过往作品中很少出现。
但回望他的导演历程,对于类型片的创新,其实从没停过。
当年执导《唐人街探案》第一部,陈思诚大胆把喜剧元素和推理相融合。
这件事难度不小:悬疑推理片最注重营造紧张的气氛,而喜剧片又很容易把这种气氛打破。
但《唐探》密集的笑点不仅没有冲淡紧张的情绪,反而给严肃的悬疑片降低了观影门槛,也带来张弛有度的节奏,让观众更容易消化。
在“唐探”系列越走越稳后,陈思诚又监制了带有“犯罪+悬疑”元素的《误杀》,深挖人性的复杂黑暗面。这个系列两部影片的票房,都成功突破10亿大关。
按理来说他应该把“悬疑推理”这块招牌继续发扬光大,但他没有选择这条看起来更轻松的路。
陈思诚习惯给固有的类型片电影做加法或者减法,创作出更有新鲜感的国产片。
《莫扎特》正是一部少见的“奇幻+喜剧”类型片,影片构建出一个新奇且完整的奇幻世界。
“莫扎特”在卧室中初见任小天时,金鱼在空中跃起,书本、模型在房间里旋转纷飞,连壁纸上的星空都随着音乐而流转。
那些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物品,在片中仿佛有了魔力。因为神奇的“莫扎特”,一切开始变得充满奇幻色彩和童趣。
当“莫扎特”带领小天和伙伴们乘上船,扬帆在北京城的落日余晖中,这段超现实的画面,也是全片的高光时刻。
用CG特效制作出来的外星人莫扎特,是撑起这部新片奇幻元素和奇观影像的关键点。
其实“真人+CG萌物”的搭配,在好莱坞已经并不算新鲜。
比如大家熟悉的《加菲猫》《比得兔》《大侦探皮卡丘》《帕丁顿熊》等等,在国产片里,《长江七号》和《捉妖记》也是珠玉在前。
在这类电影里,CG萌物的作用当然不只是单纯为了卖萌,它还是整部电影的情感纽带,也承担了重要的叙事功能。
萌物不仅要融入现实,也要和真人主角产生丰富的情感互动。
只有这样,一部奇幻电影才能和观众产生更多共鸣,才能成功落地,不至于太过“悬浮”。
至于陈思诚这次关于“奇幻喜剧片”的尝试是否成功,莫扎特的完成度究竟如何,就要在影院里见分晓了。
父与子的成长困境
《外太空的莫扎特》表面是天马行空的奇幻故事,内核却是关乎教育和成长的主题,藏着父子间代代相传的关系困惑。
任大望这个角色,代表着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父亲形象。
他们坚持要在孩子面前树立所谓的权威感,认为“我走过的路比你多,我告诉你的一定是对的”。
就像陈思诚导演开玩笑说,"不管我在外面是谁是谁,但是我在我父亲面前,只能是儿子。”
任大望强势干预儿子的梦想和人生规划,并义正言辞教训儿子,“现在你恨我,早晚有一天你会感谢你老子”。
镜头一转他却猛然惊醒,这些话正是曾经年轻追梦时父亲对自己说的,就连那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都一模一样。
父亲压榨儿子,正是源于当年爷爷压榨父亲。
曾经是“受害者”的父亲,如今却变成了他自己最厌恶最想逃离的模样。
这种中国式的父子关系,仿佛一个轮回的怪圈。
导演陈思诚回望自己的成长故事,有一次和父亲之间的大吵,始终难以忘记。
当年他主演的《士兵突击》播完后大火,很多片约机会也随之找上门来,而他却一一谢绝,躲在家里写《北京爱情故事》的剧本。
父亲不理解他为何要推掉片约,“好好的演员不做,为什么要去搞什么创作?”
陈思诚和父亲据理力争,吵到最后两人双双落泪,“我觉得没办法把自己的内心想法让他明白。”
事实证明,陈思诚对于当导演和搞创作的兴趣和野心,确实比当演员更大。
黄渤的成长经历,跟影片中小天非常相似,他甚至说这是“平行世界中的自己”。
小时候他想玩音乐想唱歌,当年还真的出过音乐专辑,甚至把家里录音机的“播放键”都磨出了塑料的颜色。
即使这样痴迷音乐,他也没得到父母的支持。
家人认为搞文艺只能是个“平时玩玩”的爱好,不足以成为支撑人生的事业。
难怪黄渤说,“我是为你好”这些台词,是全国父亲的通用台词。
导演借贾冰饰演的老师之口,在影片里提出了人生的终极命题——“人为什么而活着?”
无论是选择摇滚还是民乐,选择天文还是钢琴,每一种活法都有各自的精彩。
无论是父亲还是孩子,这都是必须面对的成长课题,每一种成长都有自己的意义,旁人谁也无法替代。
这,就是《外太空的莫扎特》带给我们的启示。
-END-
今年高分国产片,又可惜了
6.8分,是枝裕和新片扑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