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说好的苹果春节短片,我觉得不行
2020-01-12 21:35 虹膜 电影文丨闵思嘉
昨天苹果公布了它们今年用iPhone拍摄的短片《女儿》。库克还发了微博,很多人转发说被感动了。
从前年陈可辛的《三分钟》,到去年贾樟柯的《一个桶》,今年的苹果似乎换了个思路,找了执导过奥斯卡提名影片《隐藏人物》的西奥多·梅尔菲担任导演,《小丑》摄影师劳伦斯·谢尔担任摄影,主演从前两部中不那么知名的演员换成了周迅,拍摄设备自然一年一更新地升级成了iPhone 11 Pro。
当然,主题还是不变的「回家过年」。
先说结论吧,《女儿》是苹果这几年的春节短片里,拍得最差的一部。至于为什么,我们慢慢聊。
短片的故事是有真实原型的,武汉的单亲妈妈李少云从女儿五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带着她跑夜班出租,每天晚上五点到第二天早上五点,后来被拍进了纪录片《生活万岁》里。
《女儿》把故事改到了重庆,这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西奥多·梅尔菲说是因为重庆让他想起自己长大的布鲁克林,有浓烈移民氛围的布鲁克林区,和重庆的相通之处在于那部分草根性和奋斗感,如果你看过《布鲁克林》,或许能有更深的感受。重庆和武汉「码头文化」浓厚的城市气质与布鲁克林的确异曲同工。
短片把女儿这个概念拓展到了三代人身上,周迅带着女儿开出租,而她自己,也是一个女儿。母亲强烈反对她带着孩子开出租,希望她嫁个好人家就满足了,周迅则说「不是所有女人都要过一样的日子的。」
在一场大吵以后,周迅抱着女儿夺门而去,然后开始了自己的「移动托儿所」生涯。
《女儿》的大部分情节都在展示周迅是如何带着女儿开出租的,怎么在车里和女儿互动,获得客人的认可,她还给女儿搞了一个「万花筒」,让她用这个打发时间。
最后,在大雨的年夜,周迅本来准备收车,还是在女儿的坚持下在路边接了一个客人,结果这个客人,就是自己的母亲。
为了凝聚出一个有年味儿的核心,母亲还拿着保温盒装的饺子,周迅最爱吃的韭菜鸡蛋馅儿,一辆出租车一辆出租车地找。
重庆观众看到这里已经关闭了电梯,因为重庆人过年真的不吃饺子。但饺子的最大问题其实不是饺子,而在于创作者偷懒了。在饺子已经成为一个刻板文化符号之后(也就是说,每次它的出现都自带主题陈述功能),一个聪明、有自觉性的创作者(尤其当导演是外籍)会警惕它的使用,会勒令自己避开陷阱,可是这部短片却欣然踏了进去。
对这部短片的不满意,要分两个层面来说,先说技术。
为了展现iPhone 11 Pro 的视频拍摄能力,苹果要求这支视频不使用外接镜头,导演也说视频只进行了非常基础的调色,用软件擦除了一些画面上误入镜头的行人,换句话说,这意思是后期和外接设备对影像的影响很小,基本iPhone拍出的就是你看到的,所以苹果牛逼。
你在片中也能看到不少确实只有iPhone这样的体积的拍摄设备才能实现的视角,比如把iPhone绑在轮胎上、后视镜上、藏在副驾手套箱中的视角等,这些镜头的确营造出了一种真实感和临场感。
万花筒视角镜头也很有创意。
你也还能看到不少和剧情结合在一起的,同时又要展现iPhone在特殊场景下拍摄能力的镜头,比如下面这个展现回忆的超广角镜头,还用了手持一镜到底来展现,差不多就是在对观众喊话,「我的防抖真的很厉害!」
又或者是这样在夜景低照度环境下的场景,色彩细腻度不错——
总结之,基本上在看片的时候,你不会把它是用手机拍摄的联系起来,这也是导演和苹果本身想要强调的一点,在足够专业的操作下,苹果的拍摄能力以及足以媲美专业的摄影设备。
当然,前提是你要有奥斯卡级别的导演、摄影和百万级别的辅助设备。
这也引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悖论,那就是,既然我们追求的是让普通观众难以分辨到底是手机拍的,还是专业设备拍的,那手机拍摄的特殊性体现在哪里呢?
而且顶级团队加顶级配置,却使用iPhone拍摄,这本就是画地为牢的虚假情境。因为顶级团队在专业工作中根本不会选择iPhone,而平时真的用iPhone拍摄的普通人则不可能得到顶级配置的辅助。
所以每次看这种作品,反而让我对手机拍摄这件事产生怀疑。
把《女儿》这个短片和前两年的短片组合起来看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共同点。
影片有很多细节都不够真实,比如我们上面说到的重庆人不吃饺子,片中的人都说普通话,但这也并不仅仅是《女儿》存在的问题,去年《一个桶》的时候,就有网友嘲讽说只有城里编剧才用沙子装鸡蛋,他们农村人都用更轻的谷壳,或者至少是带回去还能吃的大米。
戏剧性远离生活,是这些想用生活本身打动观众的短片们要面临的共同问题。
《三分钟》《一个桶》《女儿》都用的是过年的主题,这是命题作文的大前提,可是每一部都不约而同选择了以母亲为主的亲子关系来表现,是巧合还是贫乏?
相比之下,《啥是佩奇》就要显得层次丰富一些,不仅是用了爷爷,还把城乡、阶级、代际隔阂这么多主题都巧妙注入。
到了《女儿》这里,苹果那种应和受众心态的处理方式就更加明显了,单身妈妈不顾母亲的反对执意要带着女儿开出租,「哪有当妈的这样」的质疑声不仅来自同为女性的母亲,也来自同为女性的乘客。
力排众议的她,要面对的是社会和时代对女性身份、母亲身份的主流审批。当这个角色使用了周迅,这种为女性发声的意味就显得更加浓烈了。
「周公子」的爱称叫了很久,晚婚、独立,周迅长时间以来都是国内女明星中独立女性的代表,选她来饰演这个角色,观众们自然能更快代入那种「女性焦虑」中去。
女出租车司机身份的选取是一方面,出租车司机本身就是劳动阶层意味更重的一个身份,在这个群体里女性司机更是占少数,想想在车祸新闻里大家总会强调「女司机」的属性你就能明白这种边缘属性,在这背后所隐含的性别偏见,可以跨越行业和阶级引发共鸣。
在观看这个短片的时候,我们会无比认同周迅饰演的这个角色,但当放到现实生活中来时,绝大多数人,都会第一时间关注到、去讨论她作为母亲「是否合格」的那部分身份。
至于她的社会身份和职业身份,那是之后才会被讨论甚至很容易被完全忽略的问题。
而男性角色在片中基本是消隐的,女司机角色的父亲和丈夫同时缺席,除了乘客以外片中没有主要男性角色出现,这在让人想到「丧偶式育儿」这类年度热词的同时,也提示了我们单身母亲的这种边缘性。
不过最有意思的,其实还是影片那个「韭菜鸡蛋馅儿」的结尾,毫无悬念的大团圆式结局,所透露出的是根深蒂固在中国人传统家庭观中的和解主题。
所以,即便是妈妈和女儿在事实上都未曾为彼此做出任何事,没有尝试去做些事情改变现状,仅仅是一次深夜的偶遇,她们也还是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理解彼此、弥合裂痕。
好像春节和饺子变成了某种万能灵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和中国符号下一蹴而就地全盘解决。
由此引发的情感效应,与其说是种共鸣,倒不如说是种自欺欺人式的自我感动。
各大品牌在重大节庆上拍摄短片早就不是新鲜事,苹果有《三分钟》《一个桶》和《女儿》,更早的支付宝也有《到哪了》《七里地》,而《啥是佩奇》是最成功的春节档预告片。
对我们来说,这个特殊的节点是春节;对西方国家来说,圣诞节是一样的年年必备。苹果会针对圣诞节拍短片《Share Your Gifts》,可口可乐会沿用自己的北极熊主题拍《Christmas Rules》。
经常被说起的,还有英国国宝级百货公司约翰·路易斯,它每年都会斥巨资拍摄圣诞短片,美国旗舰级百货公司梅西,都会在圣诞短片里强调「礼物」的元素。
比如说2018年约翰·路易斯的圣诞短片,就花了800万英镑,找来了艾尔顿·约翰,在短片里讲了他人生第一台钢琴「礼物」的故事。
国外这些圣诞短片和我们的各个春节短片,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强调礼物和强调过年回家、团圆的意义一样,只是不同国民心理和地域文化导致的不同主题。
它们都有某些终极目的,就这类圣诞、春节短片而言,至少并存两个需求,前者诉求重要程度远大于后者。
一是应和传统,二是在完全不露出品牌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地传递品牌价值,从而拉动销售。比如苹果的短片其实就会让大家去买手机,百货类品牌圣诞广告的意思不过是,「在我们这里你能挑选到最合适的圣诞礼物」。
虽然东西方拥有完全不同的节日传统和习俗,但在这些被华丽画面、真实事件、动人温情的故事后面包裹着的东西是一样的。
它们都在试图着最大程度上利用我们的「社会共情心理」来制造感动,再动用这种情绪价值来最终传播品牌价值。
不要因为感动而放松对这种共情心理的警惕性,它的本质就像过年回家围在桌前吃年夜饭一样,那是个被传统造就的、只能暂时奏效的魔法场地,问题还是问题,不会十二点的钟声一过就消失。
一个节日、一顿饭从不能在根本上解决矛盾,多少个韭菜鸡蛋馅儿的饺子也不能。
就算换成汤圆,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