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大会第五季,口碑两极分化、换嘉宾有用吗?
2022-10-09 17:41 毒药君 综艺脱口秀大会第五季进行到第六期,中间经历了领笑员周迅、那英的非专业点评、忘记拍灯而频繁上热搜后。节目组宣布两位新嘉宾鲁豫,谢楠加盟。
但这并没有阻止节目口碑的崩塌,目前豆瓣评分4.9。网友评论普遍不太满意。
“每年最期待的就是脱口秀大会了,但是我真觉得一年不如一年,第三季就是顶峰了。今年确实有很多不错的选手,但是段子被剪辑掉,还有就是保老弃新真的很难看。”
“本期的新面孔都很惊喜呀!小鹿真是太可惜了,领笑员能不能专业一点……Anyway,感谢带来的欢乐。”
“思文开场一般,南瓜刷了可惜,拉宏可爱是有点但后面那么多精彩的回看四灯全过真的不荒唐吗?我喜欢呼兰!海源也蛮好。迅哥儿和那姐儿就不提了,以后去干适合你们的事吧。”
话题广泛
其实,台上演员涉及到的话题非常广泛,也体现出他们对生活观察的细微。
比如,美国有40%的人曾经遭遇校园暴力,徐志胜讲校园暴力,因为他也被校园暴力过,感谢他讲校园暴力,让人关注校园暴力。就像他说的:你没做错什么,但是还是可能会挨打。
何广智租了74平大房子,那种欣喜劲头,说得太有趣了,把年轻人对房子又爱又恨的心态讲得栩栩如生。
房子作为压在当代年轻人身上的一座大山,确实让人喘不过气。但何用如此调侃的心态讲这个事情。让观看者也是哭笑不得。
孟川讲落户,买房,考研。把现在的人的痛点全部说出来了,很有意思。
有网友评论说:“第二期的段子质量太高了,高得让人悲哀。买不起房,炒股亏了,升学压力,催婚压力,家人生病,女性要面对的社会审视,还有各种职业在静默下生活的艰难…”
脱口秀其实是“生活秀”。脱口秀的表演内容大多贴近个人生活,从“一地鸡毛”入手,如点餐、理发、网购、熬夜、玩手机等,并没有强烈的戏剧性,而是以真实、细腻和精准见长,挖掘出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却不曾表达出的微妙体验和情绪,用随性、诙谐化解那些积郁在心的小尴尬、小焦虑,使观众听了会心一笑。
对于创作而言,脚踏实地的生活是最好的灵感源泉,也是去理解他人生活、走近书山稗海中那些遥远的世界的基础。
信息海洋、虚拟世界和幻想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人们若一味陶醉其中,不免会感到麻木、虚浮。向真实的生活开放感官,收获的体验感或许更加坚实,笔下的文字或许更加真诚。
有人认为,脱口秀节目之所以火爆,是因为恰逢其时。一是呼应时代特征。当代城市中的年轻人,压力大、节奏快、时间紧,负面情绪的来去也跟着提速,他们对找到情绪出口、娱乐解压的效率有很高的要求,少有耐心等待漫长的情绪铺垫。脱口秀生猛直接、笑点密集的特点恰好呼应了他们这种对刺激的需求。
另一个时机是疫情。在普遍低迷的情绪氛围中,人们特别需要笑,需要开心的力量。网络综艺及现代传播模式也塑造着当下的脱口秀风格,五分钟的片段中要有足够密集的“梗”,必须“炸场”、招招致胜才行。这就导致一些固定的五分钟套路的产生,也让某些长期进行线下演出的演员很难适应。
所以,很多观众对演员的投机取巧很不满意。比如王建国一直以来的谐音梗、内部梗。思文和她前夫的离婚梗。
脱口秀还年轻、观众要有包容心
幽默与讽刺从来都像是一对孪生兄弟。为了让观众快乐,一些脱口秀存在冒犯的成分,带来了一些争议。
比如,李诞早前的“出圈”金句“人间不值得”,一直被视为“丧文化”的代表,尽管他本人多次强调这句话是有特定语境的。
另一位脱口秀演员杨笠,对一部分男性“普通却自信”的评价,引发了社交网络上关于男女性别关系的热烈讨论,其中不乏观点分歧。
“你在创作时如何拿捏尺度呢?”对于这个问题,脱口秀演员们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呼兰说:“我讨论很多话题,是因为我也身处其中,有很强的感受,比如‘内卷’、中年危机、输赢等。我的境遇甚至并不比大家要好。不用嘲笑的姿态去讨论,我相信观众也能够感受到你的用意。”
童漠男则认为,脱口秀的表演肯定不是为了冒犯而冒犯。脱口秀演员是想把一个可能尖锐的话题,通过柔和的方式表达出来,让观众产生愉悦的情绪。
脱口秀是一件真诚的事情,要说你认为对的内容,再把它变得好笑。希望脱口秀大会能在后边的节目中有更多的惊喜,也希望观众对演员有更多的包容。毕竟脱口秀在中国还是年轻的艺术形式,需要观众更多的耐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