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市场爆发、“全民鉴假”:音乐行业回归“纯粹” | 年度盘点
2024-01-08 23:32 娱乐独角兽 音乐作者| 赤木瓶子
编辑| Mia
2023年的华语乐坛是“割裂”的。
一面是经典再次以令人措手不及的方式卷土重来。发行于14年前的《奢香夫人》首次成为当代年轻群体追捧的热潮,登陆音乐年度榜单;发行于23年前的《眉飞色舞》引网络另类解构:“我没K”、 “恐龙抗狼”等热梗风靡短视频。
另一面是波谲云诡的内容创作形态,与令人唏嘘的市场接受度。年初《爱如火》借舞蹈区、游戏区、鬼畜区联动势起,与《狂飙》《三体》等年度剧作“跨次元”碰撞;年末《一笑江湖》作为网络热门舞蹈“科目三”的bgm,令人忐忑其是否会“上春晚”。
割裂的不仅是聆听审美,还有延展至创作端的音乐人创作审美:李荣浩《乌梅子酱》流传度甚广,直白浅显的歌词引乐评人争议。《雪distance》《真没睡》等作品在2023年流量蹿升,其创作者因此被网友“验证”为乐坛“新四大天王”。当然,也有如刀郎《山歌寥哉》等寓意深奥的专辑,引发公众娱乐向解读。
演出市场,行业在2022年对其许下的“小目标”被超预期完成,流媒体线上付费率稳定增长,各大平台对于流媒体社区的运营愈发重视。年末,公众的注意力从票务市场向演出品质转移,五月天假唱事件,掀动新一轮全民“鉴假”时代。
放眼整个互联网行业的2023,字节跳动营收向腾讯步步紧逼、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巴巴令人慨叹,时代变革之剧,在2023年下半年尤为强烈。作为与互联网行业密不可分的音乐产业,2023年的得与失,都隐匿在巨大浪潮的每一次浮沉里。
审美复兴,年轻人的新狂热
华语乐坛的“文艺复兴”年年有,今年的重要代表人物被凤凰传奇认领。凤凰传奇在前几日的跨晚登陆热搜,创下湖南卫视当晚的收视新高、在B站跨晚舞台爆改troublemaker。在B站最新公布的2023年百大UP主名单上,其也再次入围。一条于今年9月发布的“凤凰传奇赤峰音乐节我先疯为敬”视频,在B站获得500万观看。
“拿捏”了收视与年轻人口碑的凤凰传奇,是如何在近两年来,突然闯入年轻人心窝、拥有大批“凤凰传人”拥簇的?
其背后是大众审美的变化。在被压抑数年之久后,人们对于运动、户外、养生的追求是空前的,反映到年轻群体身上尤为明显,八段锦、登山、健身成为一股空前潮流。
于是,在以《封神》质子团,以阳光健康、气血充足为审美主流的市场中,歌唱草原、赞颂自然,且对比偶像唱功了得、人品过关的凤凰传奇,在年轻人心目中,也迅速褪去过往“土味”标签,父母辈审美重新复兴,成为主流审美。这样的审美趋势变化,也被写入2023年的影视综市场,国内体能类综艺的出现,均成为这一审美转变的例证。
“新四大天王”,下沉审美主导“审丑”时代?
华语乐坛“新四大天王”成为2023年上半年的热梗,在网友评选出的2023乐坛新四大天王里,包括Capper、姜云升、华晨宇、小鬼王琳凯。
说唱歌手Capper的《雪distance》,凭借独特的吞音方式、新奇的造型,与直白的歌词、抓耳的旋律,迄今,该作品在抖音的使用量超53.7万。另一位说唱歌手姜云升,凭一曲《真没睡》,用质朴的歌词与惊人的价值观让听者很难不发出疑惑,“虽然她送了我玫瑰花,但昨晚我真的没睡她,亲爱的你要相信我,给你买口红给你赔罪吧……她打车把我送回酒店,进房间我和她说你回去吧”。歌词朗诵版视频在抖音转发超32.2万。
如果说网友将Capper与姜云升纳入“新四大天王”是一种明显不过的戏谑,那么另外两位专业歌手华晨宇和小鬼王琳凯则颇有些“怒其不争”。前者被粉丝称作“华宇乐坛的神”,因外界吐槽;后者在演出舞台的出圈言论以及“泰裤辣”场景被网友反复回味。
在“新四大天王”现象背后,是公众对于音乐内容品质、内涵的要求逐渐提升,甚至不免对粉丝向音乐人的固有印象带来的“苛刻”审美,以及互联网时代,网友们对音乐人评判的信息来源与维度都在进一步提升。
如果说从各类综艺节目中走出的几位歌手是网友略显无情的嘲弄,那么正规军有意或无意进入话题中心的事件,在2023年频有发生。从年初开始,汪苏泷和容祖儿的《就让这大雨全都落下》、李荣浩的《乌梅子酱》、黄琦珊的《向云端》等歌曲就在短视频平台传播,截至发稿前,几首热曲在抖音平台的播放量分别为18亿、49.3亿、49.8亿次。
娱乐独角兽曾在此前稿件中对在2022年年底发行,2023年2月骤然蹿红的《乌梅子酱》作出分析,《乌梅子酱》从市场角度是成功的。彼时周杰伦作品《Mojito》在抖音话题播放量不到20亿次,而后发行的《乌梅子酱》在30天里暴涨至26亿。短视频平台大批用户乐于使用其作为视频bgm。
《乌梅子酱》流传度甚广,直白浅显的歌词却引乐评人争议。当拥有一定乐坛造诣的歌手,作品误入神曲制造的轨迹当中,会是一种降维式的流量打击,还是一次称不上多方胜利的尝试?也有乐评人给出犀利观点,这些骤然唤醒群体狂欢的音乐作品片段,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一次颇具跟风性质的情绪消费,对于创作者而言却是一场灾难。一味迎合下沉市场,只会使创作审美退步,停滞不前,引发同质化、乃至抄袭现象肆虐。
在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便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取舍,而这样的取舍,在接下来还会更多反映到热播榜单中。
音综乏力,流媒体回归“纯净”
2023年的行业共识是:音乐综艺整体表现平淡,甚至部分音综称得上惨淡。人们似乎将精力都分给了户外旅行与演唱会、音乐节。
除了二次元神曲《极乐净土》原唱美衣礼芽在《乘风》舞台名场面再现,给了内娱一点“二次元震撼”外,音综的出圈场景甚少。《我们的歌》《声生不息》《时光音乐会》等综n代表现平平。《乐队的夏天3》再回归,却再无往日惊艳。而《2023中国好声音》在播出一半时间后,因李玟事件引全民讨伐骤然停播,并未复播。
颇具先锋精神的几档年轻泛音乐综艺如《舞台2023》《青年π计划》,前者尚且带来几组惊艳舞台,后者在播出一段时间后,被湖南卫视移出了黄金档。首档以OST为焦点的音综《剧好听的歌》模式创新,却并未掀起较大声量。而《声生不息宝岛季》节目质感稳定,但不及港乐季的风格鲜明、阵容能打,所以到目前为止讨论度远不如昔。
线上音综表现平淡,音乐流媒体平台在2023年却可谓进一步明晰了发展方向。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的付费会员涨势稳定。腾讯音乐方面,2023年前三个季度营收分别为70.04亿、72.86亿和65.69亿元。净利率保持在17.78%的较高水平,远超去年同期。网易云音乐去年前三个季度的总营收分别为20亿、19亿和19.7亿元,称得上平稳。不过其第三季度的毛利润同比涨60.8%,是网易各个主营业务中增幅最高的一项。
一个较为明显的现象,是在线音乐付费与社交娱乐服务业务的进一步分化,过往二者更多是双轮驱动,近两年来,社交娱乐服务稳步下跌。据腾讯音乐财报,其社交娱乐服务收入营收规模在今年第二季度开始不敌在线音乐服务板块。网易云音乐的社交娱乐服务收入首次负增长。 归其原因,更多是其他泛娱乐服务平台导致的用户流失。于是今年,无论是腾讯还是网易云,直播、k歌等社交娱乐服务都在逐渐退出主力阵营,而过往看似增长不易的付费用户数,已经扛起大旗,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另外,字节跳动旗下汽水音乐的2023略显平淡,字节着力于向海外市场推广TikTok Music。
可以看到,流媒体平台的归宿是回归“纯净”的功能性产品与社区文化承载平台,随着听众付费意识进一步崛起,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
演出盘活文旅,“真唱”承包年底 kpi
2023年的演出市场,在“一票难求”中开始,以“讨伐假唱”告终。迄今,五月天假唱事件仍未有官方定论,但公众对于演出市场的注意方向已然从票务向品质过渡。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演出34.2万场,累计观演人次达1.11亿,票房收入315.4亿元。截止去年11月底,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票房同比分别增长278.76%和453.74%。
与飞速增长的票房相对的,是屡次负面事件的传出。国庆期间,“中原迷笛音乐节”屡次登上热搜话题榜,据报道及乐迷反馈称,多位露营区的乐迷财物被“盗”,包括“行李箱内的笔记本电脑”。迷笛“零元购”事件荒诞不堪,首次承办音乐节的当地政府也没能接住这“泼天富贵”。
其背后反映出,大型音乐节IP不仅拥有年轻号召、音乐爱好者的乌托邦等诸多商业价值及情怀加持,种种事件的发生,承办大型音乐演出的不可控一面也在浮现出来,也向外界传递了音乐节与地方文旅名片强绑定背后的双刃剑。
且随着市场集中消化掉如周杰伦、林俊杰、伍佰等头部演唱会内容后,接下来演出市场从内容到品质都将回归常态化。这一趋势事实上在2023年便已经产生:黄子韬演唱会两场并一场,内场票跳水降价10倍、张艺兴门票3折、刘雨昕近一折出售等等。
在假唱事件曝出后,无论是演唱会还是音乐节,良莠不齐的承办商都将被市场进一步淘汰,同时,演出市场的骤然狂欢是沉积良久的暂时性现象,2024年的演出行业必然会趋于理性化、常态化。
AI“孙燕姿”们走红,是焦虑还是新意?
最后,2023年的音乐科技领域迎来最激烈的碰撞。从出现到适应,从恐慌走向共创,AI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生成式AI颠覆内容品质,侵犯正版内容的问题,也在2023年度过了最为激烈探讨的阶段。
国内,B站上活跃着各类创作内容,AI孙燕姿、AI周杰伦迅速成为话题。国外,由AI创作的第一首“神曲”《Heart on My Sleeve》被唱片公司与流媒体联合抵制下架,唱片公司对其采取法律行动,包括Spotify、Apple Music和Tidal在内的流媒体平台纷纷撤下该AI作品。
音乐人们的态度则是两极分化,一部分像环球一样对未经允许的版权侵占嗤之以鼻,另外一些音乐人却自愿加入这场大型共创,前提是共赢。2023年10月,TME与王力宏工作室联合推出了首位官方授权“全AI歌手”AI力宏,为AI所带来的版权之争,提供了一个解决的可能性。
6月,格莱美主办方宣布更新评选规则,规则中,“AI歌曲有资格参评格莱美”掀起巨大争论,随后格莱美主席迅速补充:人类必须是歌曲的必要创作者。
但AI对于国内的渗透正在持续。腾讯音乐旗下音乐流媒体推出AI歌词海报、AI歌曲封面和AI黑胶播放器等新功能。网易云音乐也上线私人DJ功能,为用户提供歌曲推荐智能讲解服务,同时增加了个性化推荐、智能讲解、歌曲解读等功能。
尽管迄今仍在发展初期,但AI时代的到来助推了在线音乐平台对于聆听体验的提升与社区文化的进一步深化。
2023年,音乐产业在时代的洪流中稳步精进。2024年,线上迎来新升级,线下市场走入稳定期,期待行业能够诞生更多值得期待的现象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