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交易?这电影尺度才是今年最大
2023-10-11 14:01 mtime时光网 电影
时光撰稿人 | 南野文
邪典电影老饕。
今年北美的暑期档,在《芭比》和《奥本海默》激烈鏖战之际,一部小成本犯罪片杀出重围,成为票房黑马。这便是吉姆·卡维泽主演的新片《自由之声》,该片以1450万美元成本博得2.3亿美元票房,大获成功。
《自由之声》
值得玩味的是,《自由之声》在烂番茄网站上评价两极分化,影评人大多持贬低态度,新鲜度只有58%;而普通观众对此大加赞赏,爆米花指数高达99%。
一部电影,引起的分歧为何如此之大?今天时光君就来聊聊,《自由之声》到底讲了什么故事?它凭什么用小成本博得高票房?
黑暗的儿童性交易
女孩萝西奥在家欢快地唱着曲子,一声敲门,打断了她。走进来的时髦女人向萝西奥兜售着明星梦,那光鲜亮丽的未来和收入不菲的职业,让萝西奥和她父亲宛如梦中。年幼的萝西奥和更幼小的弟弟米格尔,被带到一间工作室拍照。可等萝西奥的父亲下班来接儿女时,屋内空空。这会儿他才恍然大悟,萝西奥和米格尔被人贩子拐走,此生可能再也见不到了。
这就是《自由之声》的开头,一个让普通老百姓防不胜防的圈套。在随后一组真实的蒙太奇画面中,监视器里那些被强行拐走的儿童,更是数不胜数。
男主角提姆,在如此令人绝望的背景下登场。作为国土安全局的特工,提姆专门监视和逮捕上传儿童淫秽视频的罪犯。虽然他恪尽职责,逮捕过288个恋童癖,但他几乎解救不了那些被拐儿童。良心的挣扎,促使提姆计上心头。他伪装成恋童癖,和罪犯混成“同道中人”,再从后者口中套出那些被贩卖的儿童。
果不其然,提姆用这种手法,找到了一位失踪许久的男孩,而他正是米格尔。拯救米格尔并不是提姆的终点,而是起点。从此开始,他下定决定,无论付出多少代价,一定将可怜的萝西奥救出魔窟。
影片以提姆找寻萝西奥为主线,讲述他深入拉美等国的危险之地,和当地警方、人道主义者,甚至是富可敌国的财阀合作,通过设下陷阱,钓到更多从事儿童性交易的罪犯,让那些饱受摧残的孩子重获自由的故事。当我们看到电影高潮部分,提姆伪装成医生,潜入极度危险的叛军老巢,从全副武装的犯罪分子身边,将萝西奥安全带出,送到父亲和米格尔身边时,以为这不过是类似《飓风营救》式的虚构故事,实际上《自由之声》改编自真人真事。
吉姆·卡维泽饰演的男主角,不管是名字,还是传奇经历,都几乎原样复刻现实中的提姆·巴拉德。
这位勇敢的斗士,在2013年创立了非盈利组织“O.U.R.”,致力于拯救儿童性交易犯罪中的受害者。截至目前,他带领团队已经让数千名儿童摆脱魔掌。在他和妻子养育的九个孩子中,就有两名是他拯救过的受害者。
题材破圈,水准平平
其实早在2015年,《自由之声》的剧本就启动创作。彼时,作为角色原型的提姆·巴拉德,点名想让吉姆·卡维泽饰演他,后者在2002年的《新基督山伯爵》里的表演,让巴拉德印象深刻。事后,卡维泽表示,《自由之声》对其演艺生涯的重要性,仅次于《耶稣受难记》。2018年,本片在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开拍,不久便杀青,年底前就制作完成。彼时,出品《自由之声》的天使工作室,将发行权卖给了福斯公司,不料等福斯被迪士尼收购后,影片被一再搁置。这让天使工作室不得不从迪士尼手里,重新买回电影的发行权,并且在网上众筹了500万美元的宣发费,这才让被搁置五年之久的《自由之声》得以上映。
不得不说,很多观众在看到电影里的犯罪桥段,以及整个儿童性交易产业链时都大为震撼。这些出身贫寒的拉美国家的孩子,在受到明星梦的诱惑后,被父母们纷纷送到工作室拍照。父母一走,犯罪分子便拍摄带有色情意味的肖像,用来作为下一道贩卖流程的“菜单”。
随后,这些人诓骗孩子去海滩,实则是将他们运到码头集装箱,派送到其他国家交易。孩子们往往几天内没吃没喝,在暗无天日的集装箱里惊恐失措。等货箱一开,就会被猥琐的掮客挑选,买来作为“货源”,开始一次又一次的转手倒卖。像提姆一直寻找的女孩萝西奥,便被转卖到不同的恋童犯手中,受尽折磨,差点身陷地狱,无法脱身。
对于任何观众而言,看到儿童沦为性交易对象,无疑会被戳中最敏感的神经。片中虽然没有任何大尺度画面,但每每出现孩子和那些禽兽共处一室时,都会让人出乎本能的恶心和愤怒。正因如此,本片在北美一经公映,就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而片方顺势推出的一条宣传策略,更是让票房立马激增。
这便是“Pay It Forward”,即当你购买电影票后,可以再支付另一张影票的钱,请下一个人看片,让那些没有经济能力的人,看到电影里所揭露的丑恶现象。据发行商称,《自由之声》首日1420万美元的票房中,就有260万美元是人们以“Pay It Forward”贡献的。不过话说回来,该片虽像暑期档票房火爆的《孤注一掷》,靠罕见的犯罪题材取胜,但影片质量着实平平。
男主角提姆,从一个国土安全局的特工,到不顾一切拯救女孩的英雄,期间经历的性格蜕变缺乏说服力。不仅如此,他每一次营救行动的策划、执行,也都草率马虎。尤其是高潮戏里,提姆独闯龙潭,在丛林深处找到萝西奥时,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从一群穷凶极恶的叛军手里逃出生天,简直过于儿戏。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本片尽管能让不少观众买账,却很难在烂番茄新鲜度拿到及格分。
故事远没拍完
其实,有关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犯的电影,并不再少数。美国的《信笺故事》、法国的《不能说的游戏》,都是以个体在童年或少年时遭受性侵却不自知,待成年之后,记忆里的创伤开始涌现为模式,呈现的是“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式的噩梦。而在《熔炉》和《聚焦》这一类电影里,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加以披露,并且以外来老师、报社记者作为第三视角,带领观众审视和批判整个体制性的“恶”。但不管如何,以上这两类电影所聚焦的犯罪,还只存在于隐蔽性的私人或群体之中,尚未形成利益输送的“产业链”。正因如此,我们对这类电影的反思态度,还只是停留在人性之恶的层面。但《自由之声》不同,它已不再是未成年人遭受性侵这样的范畴,而是将儿童贩卖和性交易这两种最丑恶的现象叠加在一起,形成了阶层之恶。
它让时光君想起了两部纪录片——《女孩们》和《杰弗里·爱泼斯坦:肮脏的财富》。前者聚焦于ISIS组织,将信仰雅兹迪教派的年轻女孩抓来当做性奴,作为商品售卖,流转于不同的武装分子之手。而后者向我们揭露,爱泼斯坦这位肮脏的商人,用一座“萝莉岛”服务于那些权贵阶层,让他们为自己的金钱帝国卖力。
在这两部纪录片里,你会发现处于底层的个体,在权力上位者面前毫无尊严可言。《自由之声》显然只是戳破了冰山一角,在影片最后亮出的数据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每年全球人口贩卖的利润约为1500亿美元,美国是最大的人口贩卖目的地之一,也是最大的儿童色情消费国之一。今天全世界奴隶人数史无前例,甚至多于奴隶制合法的时代,其中数百万奴隶是被拐卖的儿童。
这才是最毛骨悚人,也未曾被搬上大银幕的真实故事。-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