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耳》票房破两亿 苏有朋新片跟上好时代
2015-05-28 15:58 据说小编 电影导语:《左耳》票房达2亿,苏有朋的处女座得到了广泛的赞誉,由新晋导演苏有朋执导、黄志明监制、饶雪漫编剧,欧豪、杨洋、胡夏、段博文、陈都灵、马思纯、关晓彤主演的电影《左耳》在4月24日上映以来,在《速度激情7》的高压下顺利突围,两天破亿,四天两亿多的票房成绩令观众和业内人士赞叹不已,导演苏有朋却在采访中表示:“比起票房我更看中口碑,希望这部电影能引发一场关于疼痛青春的思考。”
电影《左耳》一经上映便引发了网友的讨论,作为导演的电影处女作,大胆选用的新人演员,打破以往国内惯有的成功青春片的戏剧模式,但这并不影响年轻观众对电影《左耳》的追捧,首映当天就出现了买不到即时场次,一票难求的情况。电影中的细节演员的每个动作,大到电影里重要场景美工搭建,都令人感受到了新晋导演的用心。
作为一部痛感十足的剧情片,导演将这场跌宕起伏的故事用一种平静的手法缓缓叙述出来,没有狗血式的场面,但其中的情感之深、伤痕之痛依然令观众铭记。
就好像是在听苏有朋用温和的口气讲这样一段伤害与救赎的故事,更有网友评论说:“导演骨子里是一个有情怀的文艺青年,故事讲得也有文艺范儿,用自己最好的时光陪伴了一代人青春的导演能够深刻地了解到成长的痛楚。”
在电影上映前,苏有朋提到说:“电影《左耳》对于小说的还原度很高,有信心接受书迷们的检验。”电影上映后,有观众评论道:“电影还原得很接近原著,甚至比小说更打动人,电影对于后半部分以及结局的处理,比小说温馨很多。”
在苏有朋看来,朋友、恋人、亲人的分开是青春里必经的过程,年轻人应该学会放下不该有的执拗,爱对了是青春,爱错了就放下,学会放下伤痛和悔恨。“我希望通过这样一部疼痛感十足的电影,引发无数人的思考。”
《万物生长》和《左耳》都打着青春片的旗号,原本都定于4月24日同天上映。《万物生长》凭借强大的主创阵容,预期票房5亿元,并且临时更改,提前一周上映,试图抓住市场先机。然而,该片提档后,直接遭遇风头强劲的好莱坞大片《速度与激情7》,首日票房表现平平。“《万物生长》想复制去年《分手大师》的票房辉煌,因为《分手大师》跟《变形金刚4》同期上映也大获成功。”影评人云飞扬说,但这次《万物生长》提档运气不佳,排片场次直接被《速7》淹没了。
《万物生长》出师不利,紧随其后的《左耳》却找到了市场空间。《速7》已上映了一段时间,大部分观众看过该片,而《万物生长》市场表现不佳,影院于是把更多排片场次给了《左耳》,影片上座率也很高。首都影院副总经理于超说,买票来看这部影片的观众主要是90后大中学生。该片比《万物生长》的观众群更清晰,后者没有明显的人群划分,“年轻和年老的都有”。
《万物生长》有范冰冰、韩庚这样的大腕,却没能像之前《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匆匆那年》一样票房火热。在电影市场研究专家张志远看来,《万物生长》主打“青春怀旧片”,表现的是70后的青春,但如今70后早已不是观影主力,观众出现了更新换代,90后逐渐成为观影主流。于超也表示,《万物生长》是一部偏文艺风格的类型片,90后观众没那么感兴趣,而《左耳》表现的恰恰是当下校园青春生活,更能引发90后观众的情感共鸣。
《万物生长》改编自冯唐的小说,《左耳》改编自饶雪漫的小说,虽然都是改编,但两者的定位却不一样。“冯唐的小说讲一个男生的成长史,荷尔蒙气息很浓,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校园青春片。”电影市场研究专家蒋勇说,主演范冰冰、韩庚的年龄已经超出大学生阶段,再演大学生让人感觉有点隔膜。而且导演李玉和范冰冰之前虽然搭档拍过多部影片,但都不是商业青春片,票房也不是很高,没有形成青春片的品牌效应。
相较之下,《左耳》是名副其实的青春电影,原著小说在学生群体中就积累了很高人气。虽然主演欧豪、杨洋、陈都灵等都是新人,但不少90后观众觉得,他们与角色年龄更贴近,影片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演员的选择。有观众评价,“欧豪的坏,杨洋的脆弱与善变,段博文的痞气与仗义,都那么真实。尤其是饰演小耳朵的陈都灵,样子清纯美好。这个电影的角色选对了,电影就成功了一半。”
片中陈都灵暗恋学霸帅哥,却不多靠近一步;她知道这个学霸被欺负了,就为其挡啤酒瓶子;这个男人落魄了,她就帮他收拾屋子、做饭,还替他还钱。女主角所做的一切,得到学生观众群的认同。蒋勇认为,这部影片从内到外都散发出青春的气息。与此同时,《左耳》发行方光线影业之前成功发行过《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在青春片宣发上经验极丰富,此次更是到各地校园推广放映,直接把《左耳》推到了90后观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