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耳》苏有朋为精准为真实自虐式亲示范
2015-05-28 15:16 据说小编 电影《左耳》片场苏有朋化身“跑男” 为拍好打戏 导演亲身示范由苏有朋执导、黄志明监制、饶雪漫编剧,欧豪、陈都灵、杨洋、陈都灵、马思纯等“鲜肉团”主演的电影《左耳》定档2015年4月30日上映。前期拍摄中,由于紧张的拍摄进度压力,导演苏有朋在片场化身“跑男”,为了让电影展现得真实,一向要求严格的他,更是在现场给演员示范打戏。
作为苏有朋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左耳》从夏天拍到冬天,从海边拍到雪地,时间、地域跨度大,苏有朋在采访中曾表示:“每天都很忙碌,拍摄压力很大。片场的苏有朋,完全抛弃了演员形象,没有西装革履,取而代之的是轻松的运动装扮。工作人员打趣道:“因为我们导演要做好随时奔跑的准备,我们拍的电影应该改名叫《奔跑吧导演》 ”。
在《左耳》的片场,总能看到导演奔跑的身影,从室内到室外,从镜头前到监视器,由于拍摄进度的压力,每一场拍摄都是争分夺秒,虽然拍摄时间紧迫,但是导演对镜头里的每个细节都严格要求。在采访中,苏有朋讲到之所以每次都跑去给演员讲戏,是因为自己要求通过执行导演传达给演员需要一段时间,“演戏的时候,演员感觉来了,就要争分夺秒抓住那股劲,我演戏这么多年对这点深有体会,抓住时间点、找准感觉太重要了,一分一秒都不能错过。”
对于电影《左耳》,苏有朋称这部电影会用真实的叙事手法来讲述故事,虽不会过多地炫技,但会通过情感与剧情脉络,让观众始终跟着电影的情绪再走“在我看来,真实的演技最打动人,能让观众坐在电影院两个小时注意力集中的,不一定只是场面、特效,演员真实动人的还原角色、赋予其生命力,也是观众对优良剧情片的高评分标准。”
据悉,电影拍摄的最后一场戏是夜里欧豪和段博文的打斗戏,段博文带领自己的兄弟找欧豪报仇,这场戏的拍摄是在废弃的火车轨道旁边,满地的石渣。拍摄过程中,导演苏有朋一直觉得段博文的打戏动作、欧豪挨打的反应都不够真实,找不到感觉。
经反复多次拍摄,苏有朋为了展现真实的被打的反应给欧豪看,直接一拳一拳地挥到自己身上,当时现场的工作人员都惊呆了,事后谈到这场戏时,导演直言为还原真实,只好当场示范,希望演员可以体会到对手戏在打斗的过程中,能够反映精准,把彼此间“发泄”与“疼痛”的感受真实的呈现给观众。
在电影拍摄过程中,苏有朋是一位非常严格的导演,严肃讲戏、拼命拍戏,但这却遭到了同剧组的90后小演员吐槽:“其实我们的苏导在现场有点怪。”
在近日的采访中,苏有朋畅谈了电影《左耳》拍摄过程中的趣事。无论是导演日记,还是前不久公开的片场花絮,画面中那个表情严肃、要求严格的导演形象令众人大跌眼镜。完全不同于观众心目中那个偶像小生模样,轻微的胡茬,完全自然的素面模样,再加上那条令画面略显违和的毛巾,不少网友直呼:“这还是当年那个阳光帅气的苏有朋吗?”
对此,导演苏有朋却直言:“在生活上,我对什么事情都没主见,但工作的时候就是另外一个样子,当时拍摄进度的压力很大,每天精神都高度紧张,现在想想,其实还挺享受当时那种状态的。”由于自己的严格要求,有时候一条戏要拍很多遍,压力很大,吃就成了缓解压力、消磨时间的最好方法,因此在片场常常可以看到捧着各种零食的苏有朋。更有演员吐槽“他经常捧着一碗面,就过来讲戏了,这个苏导真的有点怪。”
其实在《左耳》的拍摄现场,经常能看到导演跑来跑去的身影,因为作为一位标准处女座,他对演员的每一个表情、动作都严格要求,“做演员的时候,只要做好自己那部分就好。现在做导演,方方面面都要想周全,因为就算极小的偏差,累积起来都不得了。七个角色我都要去认真想戏,真的是每天都活在《左耳》的故事里面”。这是苏有朋对导演这份工作的一个感受。
在回忆自己的青春故事时,苏有朋提到当初来内地拍《还珠格格》,从歌手到演员,自己吃了很多苦,一开始演技不如刚从戏剧院校毕业的新人,压力可想而知。好友林心如 (微博)也为苏有朋的电影加油打气,在讲到两人初次见面的印象时,“觉得他就是个少爷,有人照顾,作为歌手吃不了拍戏这份苦,但是他最后努力的样子令我刮目相看”。
在谈及拍摄过程中记忆最深刻的戏份,苏有朋最先谈到的是关于欧豪的一场跳水戏,由于他当时刚学会游泳没多久,所以这场戏拍得不是很顺利,但当时苏有朋觉得欧豪其实可以做得更好,于是就利用心里攻势,轻微地吓唬了他,“你到底跳不跳,不跳我换人了。”就是这样一句话,欧豪突破了自己,鼓起了勇气,非常漂亮地完成了这场难度极高的跳水戏份。
对此,苏有朋也是深有体会,“我当年从歌手转行拍戏时也是这样过来的,年轻就不要怕失败,在欧豪的身上我有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像是作为一个过来人在看自己的青春一样。当年正值青春的自己总想快些长大,仿若成熟就意味着独立、自由,如蛹化蝶要经历挫折一样,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痛感与绚烂交织而成,而痛往往比快乐更真实、深刻。
我希望当下的年轻人能直面青春中的痛,无论是彷徨、迷茫、伤痛,这都是青春的一部分,当青春逝去,你回首往事,会发现原来岁月有着不动声色的力量,曾经的伤与痛依然被铭记,此时的你却是全然不同的心境,爱也好、恨也好,它就鲜明地存留于那份记忆中。成熟后的你会珍惜这些,因为正是因为这些经历,自己才能有现在的坦然,回首曾经的自己,你会觉得那个手忙脚乱、年少无知、敢爱敢恨的自己是那样的可爱,那样的真实,这样的青春没有遗憾。”
近日,苏有朋携《左耳》中三小鲜肉欧豪、杨洋、胡夏进行电影的宣传。在采访中,苏有朋不仅述说了自己的《左耳》青春,更坦言“自己作为处女座很分裂”。
作为最具影响力的九零后青春小说,《左耳》被誉为最具痛感的青春佳作。《左耳》是苏有朋的电影处女作,在访谈中讲到做导演这件事时,苏有朋大方承认“其实一开始我是拒绝的,但是看完这部作品,发现它和一般的青春小说不一样,故事很疼痛、很残酷,加上身边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在帮我,最终决定导演这部电影”。
故事讲述的是好女孩小耳朵遇到了坏女孩吧啦,小耳朵被吧啦身上自由、随意、放纵的“坏”气质深深吸引,她想变成这样一个坏女孩。谈到这里,导演苏有朋说起了自己的青春,“其实,在《左耳》里我能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当年那个“乖乖虎”的头衔就像是一个标签,定义在观众心里,也束缚着正值青春的苏有朋。
从优等生到休学去游学,苏有朋打破了观众心中的“乖乖虎”形象,演偶像剧、演电影、从优质小生到有些另类的角色白小年,他一直在突破,就像《左耳》里的小耳朵在朝着自由蜕变一样,他也不安于安稳的现状,不断挑战自己。从偶像到现在不修边幅的导演形象,苏有朋说:“让我选择的话,其实我更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因为我现在是活开了”。
《左耳》的主演都是90后演员,在苏有朋眼里90后们有点“不守规矩”,但他们却是了不起的一代。在和这帮不安分的90后演员相处了一段时间后,苏有朋已经和他们打成了一片,他和欧豪、杨洋、胡夏更是被众多90后粉丝戏称为《左耳》F4鲜肉团,但苏有朋却连连摇头:“我现在已经是老鲜肉了”。
《左耳》是一部与初恋有关的故事。在谈到初恋时,欧豪笑称自己现在只记得初恋的名字,而苏有朋从细节到开头、结尾都能娓娓道来,并直言:“90后真是洒脱啊”。作为一位标准的处女座,苏有朋一直在强调自己很“分裂”,在生活中很随意,但在工作中很严肃,不能容忍一丝偏差。谈到同为处女座的杨洋时,他更笑言:“杨洋除了乖巧的一面,其实也可以很邪很坏,跟我一样有魅力。”
采访中谈及自己的青春是否有遗憾时,苏有朋笑着回答:“自己成名太早,在最应该叛逆、淘气的时候我还没来得及叛逆,感觉自己的青春就过去了,的确是有遗憾。小虎队时期,每天都生活在聚光灯下,压力很大,但我无怨无悔。我觉得人生就是一场旅行,青春是这场旅行中最精彩的一段,现在想想曾经的一切都很值得,青春就是要大胆去爱、去经历,经历起起伏伏,去感受,感受爱与被爱,这也算是我对青春的一点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