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把“小时代”做成大蛋糕
2015-05-26 10:56 据说小编 电影 导语:《小时代》这部小说是陪伴着我们走过我们最青涩年华的一本书,小编也是大爱啊!记得那时候上课的时候都在偷偷摸摸的看,唉~往事不堪回首啊,今日小时代翻拍成电影了,小说中的形象都被翻拍了出来。那是的时光又仿佛就在眼前一般~小编不由感慨啊,老了~~~
郭敬明是个饱受争议的人,也是这个时代的一面镜—他和他的创作,就像是《红楼梦》里的那面魔镜“风月宝鉴”,有人看见了背面,有人看见了正面。在他31岁的生命里,有将近一半的岁月在从事创作,如果把他迄今为止的创作生涯分为两部分,2012年是个分界点。在此之前,他已经是中国商业上最成功的作家,通过《幻城》完成原始积累,成立最世文化发展公司实现品牌最大化;而在此之后,他将以导演的身份,在电影界里施展身手。
一以贯之串联起这两个阶段的,是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号召力。他的粉丝多处于性意识萌发的年龄阶段,用一种浪漫主义的方式,开始对这个世界的探索,而郭敬明的几乎所有小说作品,都有个固定的情节套路:主人翁通常出身高贵,但却有致命的人格缺陷,这种缺陷让他们在青春岁月中寻找同伴,彼此取暖,却又彼此伤害。最终,这种空中楼阁般的友情或爱情,会在现实面前粉身碎骨。
这就是郭敬明的世界,很多人成年后,从这个世界逃离,但同时又有更多新鲜的灵魂闯入,这些人,构成了他电影《小时代》的两大受众,前者借此缅怀,后者继续崇拜,而那些与他的世界擦肩而过,甚或根本没有与之产生交集的上一代人,则对他的热闹冷眼旁观。
《小时代3:刺金时代》即将上映,郭敬明的野心是,在中国电影这块膨胀的蛋糕上,发酵新的青春类型片板块。它的存在,确实反映出当代中国电影产业的某些短板,或者也可以称之为契机。采访时他向我们习惯性地张开双臂,似乎在拥抱面前比他大出许多倍的梦想:“从这个层面来说,我觉得《小时代》还是有它的意义,它给电影产业带来了新东西,它让很多人开始想这个问题—《小时代》的优点和缺点、这个行业的优点和缺点、还有我们身处这个时代的优点和缺点。”
“我从来不看采访,无所谓,我只看照片。”相比于外界对他作品的评价,郭敬明似乎更在意自己的外形。
在踏进影视圈前,他就已经习惯了批评声。17岁出道的时候,听到新闻里一句说他不好的话,郭敬明都会难过很久。那时候网络媒体还不发达,对他的碎语多数是文艺评论,他很快就适应了这种常规火力,因为“渐渐发现,其实这些很快就过了,留不下什么痕迹,后来就不管了。”
在20岁那年,“《梦里花落知多少》涉嫌抄袭事件”让他不得不面对媒体,那场旷日持久的官司打了三年,这期间,他恐怕无法像他说的那样洒脱,对文学上的批评置之不理。当时,《萌芽》编辑胡玮莳在刊发他文章(微博)时,同时配发了3篇评论,其中有一篇是批评他的,杂志出版两天后,胡玮莳就收到了郭敬明骂她的短信。
这段时间里,真正支撑他的,就是接受过他作品洗礼的粉丝们,他们的支持,通过销售量反馈。面对记者追问“抄袭事件”,他会显得情绪激动:“多蠢的人才会相信,一个作家靠抄袭可以畅销5到10年。我并不担心人气下跌什么的,我的新书照样卖,照样签很高的版税。”判决结果出来后,他在公共媒体上不再谈论这件事,甚至在央视“文化访谈录”节目现场,以“去洗手间”为由,躲避追问。
这件事翻篇儿后,他才真正无视评论的声音,而他之所以从此对销量如此在意,可能并不简单像他说的那样“我就是迷恋财富”,而是因为透过这些数字,他能真切感受到那些喜欢他、支持他的人。他意识到,粉丝是他身陷“舆论绝境”后唯一可以依托的力量。讨好粉丝,保持偶像的形象与姿态,显然比博取评论家的青睐更具性价比。
他进军电影圈之后,也经历过类似的转变。《小时代》第一部上映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手舞足蹈地描述怎样拍摄了一个多么牛逼的长镜头,不停地冒出诸如“场面调度”“景深镜头”等电影术语,回答问题时语速极快,极力想证明自己已经具备了电影人的资质。影片上映后,在评论界一片骂声,恨不得将之开除出导演队伍之后,他再次从票房中找回自信,此时,他的口吻和当初谈论小说销量时如出一辙:“我很清楚地认识到,它(《小时代》前两部)确实做得够好,不然你不会有这么高的票房,不可能一个东西一无是处结果那么多人喜欢。”
此时,他的自恋、他对外形的在意,更像是与粉丝之间互通一串暗号,一个手势。在小说《夏至未至》里,他说自己是帅气、温柔、“眼里弥散着经年不散的雾气”的男孩。在《大众电影》拍摄他与他的演员柯震东、郭采洁的三人合影时,摄影师安排他侧身坐在两人身旁,看完样片后郭敬明就说这个造型不好,要把椅子往前挪动些许,“这样构图会更完美,没有人比我更懂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