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戛纳亮相好评如潮 巩俐落泪
2015-05-26 09:56 据说小编 电影法国时间5月20日,《归来》在戛纳正式亮相。张艺谋、巩俐、陈道明、张慧雯等主创走完红毯后,与全球记者一起在卢米埃尔厅观看了影片。
次日,张艺谋、巩俐、陈道明三人接受了采访,谈及前日的观影感受,三人感受迥异。贵为戛纳常客,张艺谋先是很淡定,最终还是在长达十几分钟的掌声里手足无措起来。戛纳经验稍欠的陈道明干脆先是诧异,随后问起巩俐掌声何时才能停下来。唯一的女性巩俐表现则直接很多,在如潮掌声里,她哭了。
记者:昨天首映各位的反应都很不一样。
陈道明:坐下以后,我就开始听到十余次掌声,一个画面一个掌声,我第一个想法就是会不会有人领掌?看完以后,大家就又开始起立鼓掌,后来我听到掌声还没完,就问巩俐,什么时候能完。最后一直站到手足无措。
张艺谋:我相信陈道明一定会手足无措,我也一定会手足无措。我看到他们虽然鼓掌的力量不大,但是眼睛不会说谎,他们眼睛告诉我他们很喜欢。
巩俐:我高兴的流泪了,看到大家这么喜欢这个片子,我们的辛苦就没有白费,可以在这么好的平台给大家看这个电影,很荣幸也很开心。其他在剧组的人也哭了,导演也在现场拍观众的反应。
记者:看片的时候各位都在想什么?
陈道明:我从头到尾都在找毛病,一边回想很多评论上说的那些问题,基本上是理性集中地看完了这个电影。坦率来说,任何电影,就算是国际大师也不是完美的。我在找我的问题,这个头扭多了一点,能不能更好一点呢?但这都是亡羊补牢了,于事无补。为什么我不爱看自己演的东西?因为总觉得自己当时怎么智商这么低来处理这场戏?不看其实你也不生气,这次还非得看。
张艺谋:我看到这会儿,知道不能动了,就不会去挑毛病了。我其实已经看了至少一百遍了,一开始我也在鉴定,还是在看到底好不好,过了十几二十分钟,还是会跟着走。但我被带走了,还是会代入,这点让我自己很意外。
巩俐:想很多。我也是第一次看成片,从它的声音、画面、音乐来看,确实在质量上是不同的,看完之后很震撼,有好几场戏是不可重复的表演。
记者:现场好多观众落泪,几位的泪点呢?
陈道明:我这个人比较客观,不会把好的扩大,但会把坏的扩大,一直扩大到“自己怎么这样啊?”这种看法我能感动吗?我是属于理性式的观影。我倒是觉得,去方师傅家那场戏有待商榷,我应该演得更有意思,更代入一些历史纵深感,如果现在让我再来演,我也能演出来。
巩俐:我跟观众的泪点一样,也是弹钢琴那场戏看哭了。因为我们是顺拍的,现场所有人都是憋到那场戏就哭了,那场戏就拍了两条,是不可重复的。其实电影就是洗刷了人们的心灵,让人们的心灵颤抖了一下。是不是掉泪、有没有哭,不重要。每个人泪点都不一样嘛。
张艺谋:弹钢琴这场戏,基本就是一条。之后又拍了一点点,算是一条零三分之一。我们还出了个技术问题,本来两人拥抱的戏要喊停,但陈道明转身站起来的时候,我发现工作人员都满眼泪光,我就没喊停。一个摄影师机智一点,就摇上去了,另一个没有,就重新补了。
记者:反响这么好,没入围主竞赛,是不是很遗憾?
张艺谋:其实我已经过了要用得奖来证明自己的年龄了,但按照我自己做评委的经验,这两个演员都是有实力的,对我自己而言没有遗憾。
巩俐:没入围很可惜,但有了这么一个平台,也值得。电影节的话我喜欢公平竞争的氛围,但如果一个电影节没有选这样一个好电影,也是电影节的损失。
陈道明:我一直在看我的问题,巩俐老师演得当然好了。
记者:外界关于《归来》的评价会在意吗?
张艺谋:我听到的各种声音太多了,习惯了。电影就是会人多嘴杂,你要相信自己,我对自己很苛刻,不在意别人说什么。除非是独到的批评,我会想,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我对这些有益的意见深深在意,但现在大多数的批评都是为骂而骂,为批评而批评,对于不体谅创作者的批评,我一点不在意。
巩俐:听说观众反应女生都说好,男生都摇头,可能是采访的人不对吧?因为他们可能现在也说不出来什么,可能还要再想一下。每个人对电影的看法和理解不一样,大家喜欢的东西也不一样吧。
记者:很多人都说巩俐老师你太性感了。
巩俐:可能也是跟工作有关系吧。一个人的美是个综合体,不止是外表和外形,还在于文化素质、态度、工作、价值观、对事物的看法。那些外表很美丽或很帅的人如果很空洞的话,可能也会让人讨厌。我觉得他们说的应该是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