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长寿的主流” 活出真实的自己
2015-05-25 17:39 据说小编 电影谈到姜文,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听姜文说话了。他导演了五部电影,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2014,两个十年啊,姜文不是粉丝抱怨的那种低产的导演,姜文的主流有惊人的寿命。对姜文而言,一个好的故事,自己会说话。
和众多粉丝所抱怨的不同,姜文并非一个低产的导演。抛开有关部门取走的五年不计,姜文平均三年拍摄一部电影。相比于昆汀,王家卫、马里克等同样存在Cult Following的导演,这个成绩算得上出众。当然姜文自己并不喜欢被人拿来比较,即便是与影评人口中的“大师”、“鬼才”之流比肩,也不能在任何程度上表达或代替他对电影本身的执拗。导演姜文不喜欢致敬;相应地,他也不需要被人致敬。对姜文而言,一个好的故事,自己会说话。
然而无可争辩的是: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听姜文说话了。
若单纯从旁观者的角度评判,我们也许会说2010年《让子弹飞》对于姜文的意义与2009年《无耻混蛋》对于昆汀的意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者在口碑与票房双双欠奉的《磨坊——死亡证据》之下,曾一度被影评人和粉丝叹为江郎才尽。然而在09年《无耻混蛋》席卷同期R级片票房、斩获奥斯卡最佳男配,昆汀获编剧、导演双料提名之后,邪典之王用结果提醒世界:《落水狗》和《低俗小说》绝非偶然。可以说,《无耻混蛋》是昆汀作为导演、编剧找到自身节奏的标志——三年之后换汤不换药,但依旧高歌猛进的《被解放的姜戈》即为铁证。唯一不同的是,2012年昆汀自己也捧起了小金人。
那么《让子弹飞》是否像旁观者评价的那样,代表姜文在市场需求和艺术表达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呢?《一步之遥》会不会是另一部《让子弹飞》?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姜文是否会保持这种节奏?
从客观层面上来说,《子弹》的火爆让本不认识姜文的少数人终于认识了他,也让认识他但并不熟悉他的多数人重新认识了他。2010年冬天,孩子们记住了麻匪,少年人记住了师爷,父母们忆起了马小军。曾几何时那个“有识之士”的姜文,已在票房数据的传记里变成了“人民”的姜文。换言之,《子弹》丰富的故事内容加上循序渐进的思想层次,使得不同需求的观众得以择其善者而从之。
对于姜文的后方阵地来说,《子弹》是中国电影市场送来的一封情书。在此之前,与“文艺”沾边的电影均呈式微之势,屡屡在与同档期海外电影和国产大片的竞争但中一败涂地。而《子弹》这种要阳春白雪有之、要下里巴人有之的叙事方式为中国电影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虽然在姜文之外还有谁能把“糙”和“细”结合得如此自然尚未可知,但至少中国的电影市场又多了一个面,多了一次让影评人、观众和投资人同时满意的先例。在中国,一个好的先例包含着无穷的可能性。
至于姜文自己是否有此考虑,我们无从得知。我们很难想象,姜文会在创作过程中询问身边之人:观众会不会喜欢这个镜头,观众会不会喜欢这个演员,观众会不会理解这段对白?换言之,我们很难想象一个问出这些问题的导演,能拍出《让子弹飞》这部电影。并不是说《让子弹飞》是一部完美无缺的影片。事实上,有些桥段也许考验了观众的耐心,有些台词也许刻意晦涩,有些人物也许略显突兀,有些剪辑也许过于碎片;然而正是这些传统视觉中的“瑕疵”,告诉我们姜文的思考方式还在他的影片里贯穿始终,并未做出适应多数人的改变。
同时也正是多数人眼中的“瑕疵”,保证了少数人从1995年到2014年的从一而终。纯粹功利地来看,如今的姜文凝聚着门道、热闹和票房,诠释了独具个人特色的一种“主流”。而这种“主流”,与惯常被人贴上“主流”标签的一丛电影不同。后者往往是昙花一现,姜文的主流则有惊人的寿命。
这种“长寿的主流”,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呢?
我们知道,当好莱坞几大电影公司制作商业片的时候,前期所做的准备工作与开一家全新的公司无异。和中国电影主要依靠票房作为回报的现状不同,好莱坞电影在院线之外的DVD、在线点播、收藏品、周边、空中影院等渠道都存在非常完善的敛财方式,而当这些渠道的预期总收入超过制作成本一定额度之后,拍摄才得以进行。